我的父亲记叙文

时间:2025-11-26 06:12:20
我的父亲记叙文

我的父亲记叙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状物、写景等,来表达一定的中心的一种文体形式。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记叙文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父亲记叙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父亲记叙文1

冰天雪地的冬天,是父母为我们融化了身边的冰雪,让我们的生活依然如春。

——题记

冬,一个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的字眼,而在同学们眼中的“冬”必定是雪花满天飞,我眼中的“冬”却被一种温暖的爱融化,变为了温暖的“春”。

那是一个冰雪飘落的日子,在学校的某一角落中,我们班正在进行着火热的接力赛跑,操场中的呐喊声,笑声不断的荡漾在空中,反复循环着。虽说运动能使人体的热量散发出来,可是,零下几度的天气,就算额头上出了汗,摸一摸也和凉水无异,同学们的手都冻得像个红萝卜似的,手指好像麻木的一样,没有什么反应。我正和同学们诉苦“这鬼天气,偏偏这时侯下雪……”说着说着,我听到有人叫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的手中拿着一件棉衣,我仔细一看,好像是爸爸这几天新买的,以前我从未见过。

这时雪下的更大了,鹅毛般的雪花,从松树上簌簌的往下落,一会儿房子上,地上都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天空也越来越暗,看看父亲,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再看看父亲身上穿的棉衣,还是那件,一直没有换过,眼泪在我的眼圈中打转,这时一种温暖幸福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以后不管有多冷的天气我也不会在害怕,因为有父母一直温暖着我们,一直为我们带来春日般的冬季。我穿上了新棉衣父亲也回家了,父亲的背影映在我的心中,我永远不会忘记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悠远。

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你说:“感谢您,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记叙文2

写一点关于父亲的文字,这是我的心愿,我的父亲是标本式的中国农民。

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弟四人。我一九七四年入学,农村的一切都是那么落后和陈旧,人们穿的衣服几乎是相近的老土的颜色,父亲身上的衣服总是补丁连着补丁。尽管父母没日没夜地操劳,我家依然过得比较贫寒,每到年关,全家的口粮总被生产队当着,由于工分不够,我家年年都是“倒找户”(给生产队补粮款)。

父亲和母亲每日早出晚归,我父亲年轻时常常能挑两百多斤的担子,看着父亲被扁担磨出老茧的肩膀,稍大的哥哥和我都感难受,我们知道父亲真的很辛苦,为了养活一家子,父母吃了很多的苦。

父亲一直期望我们能好好读书。读小学和初中时,我努力地学习,或许是我天生爱学习吧,从不要父母为自己的学习操心,每期都会给他们带回几张大红奖状,父亲常常看着会露出满意的神情,脸上总会出现欣慰的笑容。

不管家里经济多么拮据,父亲总是喜欢给我买书,从几分、几角到几元。我至今还记得对我影响最大的两本书:一本是刘厚明老师编辑的《小学生作文选》(书价四角),一部是《红楼梦》(书价三元二角五分),可以说,这些书激发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父亲是个寡言少语的人,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成天忙忙碌碌。在我小时侯,那时正是大集体,父亲终日劳碌养活我们,我们很少有和父亲交流的机会。在我们眼里,父亲整日抽着叶子烟,沉默得就像一座山。

因为养育了我们四个儿子,有时家里困难得几乎揭不开锅,说实话,外婆外爷对我们一家的帮助,也是我们终生感激的。在好心人的劝说下,让父母把三弟送人养育,父亲坚决不同意。有一年,母亲将四弟和别人家换一个女儿,两个孩子各自都换回家了,可是,父亲从山上担着一挑红苕回家后,一看孩子不在家,硬是让大哥和我还回别人家的女儿,抱回四弟。我知道,在那艰难的岁月,父亲是多么地痛爱自己的孩子。

记得三弟在四岁多的时候得了脑膜炎,当时,魏城公社医院的医生断言:这病医治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医治好了也会残疾。可是,父母没有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拉钱累帐将三弟医治好。父亲和母亲在医院照顾三弟,稍大的哥哥和我在家里照顾一岁多的四弟,艰难的日子可想而知。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着我去生产队的保管室守仓,父亲肩上扛着一床铺盖,我就跟在父亲的身边。记得有一年玉米刚要成熟的季节,父亲和海老表搭伙在队里松林嘴下的饲养场守夜,我饿得睡不着觉,父亲去生产队的地里掰了两个玉米棒子,那晚,我吃到了喷香的烧玉米,一觉睡到了大天亮。当然,在我心里,这两个烧玉米能够承载的——便是父爱的伟大。

我永远记得这样一件事:有一年,为了给生产队交“超分粮款”,父亲带着我去魏城的集市卖家里的一头架子猪,卖了几十元钱。父亲便带着我去肉摊上割肉,谁知,小偷把父亲的钱偷了个精光,坚强的父亲仰天长叹。几个月里,我们一家人没能打一次牙祭。也是这一年,父母东挪西借,我们家才从队里的保管室挑回了一家人生活的口粮。

我在绵阳南山中学读书时,父亲走上百里山路给我送钱,供我读书。和我一起读书的许多孩子都停止了上学,别人也劝父母亲别让我上学了,爸说了一句我终生难忘的话:“孩子多读点书,二天担挑子也晓得轻重嘛!”一九八七年高考前夕,父亲卖了家里的一只鸡,走了上百里路把高考报名费送到我手里,让我顺利报名参加高考。后来,由于几分之差,我成了师范专科学校的一名委托培养生,自己要负担百分之三十的学费和全部的生活费,这对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是多大的负担呀,父母咬着牙坚持供我读书。此时的父亲年纪已过半百了,我们做儿子的真的不忍心,父亲总是说,趁现在还有力气,就要多赚点钱,供我完成学业,多少次,不是父亲就是三弟给我送生活费到学校来。我觉得我亏欠父亲的实在太多、太多。

我大学毕业那年,父亲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脊,站在我面前我都要高一些。工作后,身处他乡,我会时时想念我的父母。

七年前,七十一岁高龄的父亲在抬树时小腿被砸骨折了。听母亲说,父亲一直不准打电话告诉我们,一直忍着,如果不是我打电话回家,我们是全然不知的了。七月六日,我们兄弟几个强行拉父亲住进了医院,并实施了手术。我知道父亲,父亲一生节俭,从来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即使有病也不轻易进医院,这次是父亲第一次住院。

前几年回老家,年逾古稀的父亲母亲常在田间劳碌着。父亲耳背,交谈中常常听不清我们说了什么,母亲常常给他大声地重复。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能干刚强,做什么事父亲都依着母亲。时光流转之中,父亲头发几乎全白了。

近两年来,三弟四弟都外出奔波生意,终日忙碌。父母便随四弟在江油生活,我大多时候只能每月去一次,陪父母坐坐,聊一会儿天就回了绵阳,更多的时候,只能在电话里向母亲问问平安,了解一下父亲的身体状况。

前几日,接到侄女的电话,说打算让婆婆爷爷去坐一次飞机。我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还从未坐过飞机。侄女上午带父母去医院做健康检查,下午就打来电话说:“婆婆身体可以,爷爷身体不行。”我知道七十八岁高龄的父亲身体有了问题,不知道父亲今 ……此处隐藏10467个字……少漂亮的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孩子到您家看看吗?如果他看到城里人住上他爸爸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心里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的。不知您能不能同意?房子盖了许

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描述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一脸焦灼和企盼。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想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位细心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或者在报刊上发表一篇小文章,不是也喜欢在儿子面前炫耀一番吗?那是一个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儿,我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这位民工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得连连称谢,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他忍不住说道:“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简直莫名其妙;还有的跟踪我,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进了民工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一片喜悦,洋溢着一种明媚。

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一双眸子很亮。见到我,小男孩一副怯怯的样子,但看到我热情和蔼地抚摸他的头,才放松下来。他父亲在一旁堆着一脸的歉意,不停地说道:“乡下孩子,不懂事,请多包涵。”

父子俩套上我递过去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上木地板,他们好像生怕将木地板踩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我看到,此时,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和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地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在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

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当时在砌这面墙的时候,这面墙上还留有一个洞口,和隔壁是相通的,为的是运送砖块、水泥、黄沙等施工材料,房屋建好后,这个洞口便被堵上了。现在,我要是不说,你可一点也看不出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看得出,孩子的父亲在竭力向孩子描绘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一些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情,只见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似乎又直了许多。面对此情此景,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看完了我的新居,两人亦步亦趋地退向门边向我告别。突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两只手,一下子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我突然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我的父亲记叙文14

小时候,父亲在我们心目中是一座神,威严而神圣。他的话就是圣旨,半点也不敢违抗。我们姐妹六人,父亲一直很偏爱我。走亲戚的时候总喜欢带着我,路上,让我坐在他的自行车的前架上,一路给我讲很多故事。在亲戚家听到别人拍着我的小脑袋瓜说:这丫头鬼机灵。父亲总是笑着接一句:就是喜欢骄傲。

是的,在父亲的眼里我是六个女儿中最聪明的一个,也是最会骄傲的一个。所以自小就对我要求特严。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和邻家的菊在一个班。那时乡下没设幼儿园,我上小学之前,父母已教会了我一些简单的汉字和加减法。所以上一年级对我来说就像喝稀饭一样――顺畅。几乎次次考试都是100分。但是在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时,由于疏忽大意,数学只打了88分,而菊却打了92分。父亲第一次为学习狠狠地治了我。

父亲让我跪在院子里,且不准我吃晚饭。姐姐们都吓得躲在屋里,不敢吭声。我独自一人从太阳落山一直跪到天渐渐暗下来。那是一个没有月亮也没星星的夜晚,我家的前面是一座小山,老人们又常常喜欢讲鬼故事,我看着黑漆漆的周围,想像着从身后的小山上会突然跑下来一只老狼或是鬼什么的把我背走,吓得小声哭起来。

母亲终究有些不忍心了。从堂屋里走出来,走到我身边,拉起我的手说:起来吧,进屋吃饭去。我看了一眼母亲,眼泪流得更欢了,哭声也稍稍大了些。但是我不敢,只是胡乱地推着母亲的手。因为父亲说过,如果他不让我起来,谁拉也不行。

现在也忘了,最后是怎么起来的。估计是时间太久,哭着哭着就睡着了。不然按那时的年龄,什么事情都应该记得住了。

我至今不喜欢玩牌或是打麻将,这也和父亲有关。那已是上小学五年级的事了。放了暑假,邻家的哥哥不知在哪弄了一副纸牌,把我们都教会了。那时候喜欢玩什么接竹竿。就是上家出了红桃七,你就接个红桃八,如果你接不上,就跳过去,由下家接,以此类推。最后看谁剩的牌多,谁就输了。那时候不知怎么就迷上了,玩得天昏地暗,吃了饭几个人就溜到一起打起来。连暑假作业也忘了做了。

终于在一次玩时,父亲发话了:再看到你玩牌,把你们那烂牌甩到屋顶上去。说完后父亲就走了。我也无心再恋战,爬起来就跑回家老老实实地做作业去了。

过了一天,菊又偷偷来喊我打牌。看到父亲正睡午觉,一时忍耐不住,又溜了出去。一玩就忘了时间,也不知玩了多久,正当我高兴地准备接牌时,我发现对面的菊向我使眼色,慌得回头一看,父亲已站在我身后,顿时傻了眼。

这次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弯下腰,抓了一把牌,果真扔到屋顶上去了。然后黑着脸说了一句:看你们谁个敢把它拿下来。看着父亲的背影,我们愣了很久,终究谁也没敢去拿那副牌。后来偶尔在刮风的日子里会从屋顶上飞下一张两张的,但早已被风吹雨淋得不成模样了。从此不再打牌。

我的父亲记叙文15

他的爱,广博,他的爱,沉稳,他的爱,无言。每早都是如此,我与父亲之间的告别如一杯白开水般平白,没有更多的话语,哪怕是一个表情。

初秋时节,空气微凉,钻进我的衣领,不禁打个冷战。我独自一人,走在上学的路上,推着单车,清风略过树梢,偶尔带下几片枯叶,然后在空中华丽的飞过,旋转,凋零。天空灰蓝,使人感到压抑。脚下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是在为生命演奏一只华美的曲子,不过这应该是最后一曲。只有秋天特有的凄凉,才能引发我的思考———生命如此的短暂。

我猛的摇头,试图把思绪从九霄云外收回,但目光却偶然落在不远处的树后。中等个头,有些偏胖的身材,以至于树挡不住他的身影。越看这背影越感觉到熟悉,那是——父亲!我似乎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父亲是个木衲的人,不善于表达,我亦从不期盼得到他那笨拙的爱,此时此刻,他竟会出现在我眼前。

父亲的背影似乎在颤抖,也许他想逃避,却又无处可藏。我揉了揉眼睛,晶莹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浸湿脚下的一方土地……常言道,大爱无言,父亲从未说过他爱我,他的爱深埋于心中,只不过在那一刻,两颗心之间搭起了爱的桥梁。

父亲的爱像大山,沉稳而庄重;父亲的爱像海,广博无边;父亲的爱更像一把永远举在我头顶的大伞,久久不能撤去……父爱,无言!

《我的父亲记叙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